我最近,没有半点去写公众号的欲望,整月整月的开天窗,忙了很久很久,突然放松下来,就很想肆意的去玩,玩久了,整个人就会变的很虚无,越虚无就越是想出去玩,越玩就越虚无,但毕竟虚无不是常态,是时候该拉回来了
二月份就已经开始正常的上课了,五一小集训我故意把所有科目自己讲了一遍,面对改革所带来的影响,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坐在电脑前想,都是问题,走进课堂里去讲,都是办法
学生皆知我多年三尺悬若,而不知我苦虑烦多,如今编导统考大势已去,靴子落地,但转念细想,尤其是将改革方式细细研读,若是此时就此作罢,不可行,以下,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好坏两面,我挨个说
其一,早知道要改,河南也不例外
面对全盘改革,其实,我们,已经准备的足够丰沛,实际上2022下半年,已经预计到全面改革一盘棋,谁也跑不了,只是早一年晚一年的问题,再到2023年初,河南省相关部门组团到上海调研学习,就已经可以下定论,河南今年也会改,而且考试方式应该与上海并无二致,我在班里说了,但是彼时不合适在公众号上详说,但从新一届的入学到现在,文常不背诵了,改通读了,故事拉长了,纪录片不看了,有些老同学一头雾水,但我对她们说了——“照着做,再过一段,你们就能明白我什么意思”
其二,整体上来说,改了之后人数会减少,名额会减少,难度会适度增加
应该要明明白白的看到,导演是导演,表演是表演,如今许多误区,便是无法正确的分类二者之前的区别,相对而言,表演确实更看老天爷是否赏饭吃,导演更看自身理解和积累,同时也要看天赋,二者虽然被归纳于同一个大类,但相差甚远,这样改的坏处之一是难免会带有一些表演评判标准去评判戏导,好处之一是文化课分数的要求确实是会降低
在戏导的统考中,300分的总分,200分的叙事性写作是大头,这里是最能够拉开分数差的地方,50分的朗读,尤其是50分小品表演,这里是以往编导生最为陌生和惧怕的地方,但是,无论是朗读亦或者是小品,并非洪水猛兽,不可逾越,更何况,难不成颜貌俊美就必定占优?这并无道理,也并不是改革的目的,对内能有深厚的积累,对外能够有流畅且自然的表达,才是关键,因为,很多表演生,一定会跨考戏导,对外表达,表演生相对更有优势
那200分的叙事写作,是实实在在的大头,说得叙事写作者得天下,或许有些绝对,但这话放在这,也并不为过,不都认为自己的长相很难就跟表演生争一争吗?喏,这就是机会,机会在这,能不能把握住,就看自己了,长不过,再写不过,情何以堪
其三,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群体的前后“两头”
班里已有许多学生,且早已经做足了准备,学生况且如此,老师岂有理由犹豫,我上课的时候跟现在的同学们说,编导和戏导确实不一样,如果你们现在想退出,提出来,我全额退费让你们走,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出
但有必要在此把话说的明白一些,改革之后,戏导的招生院校数量和最终的录取数量,相比于之前的编导大类,一定会减少,这一点丝毫不回避,但同时报考人数也会大量减少,至于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尤其是第一年的情况,目前无法猜测。以往类同于华师大、同济、川大此类综合类大学,近两年招录戏导专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专业类院校也一定会想尽办法扩大戏导专业的招生名额,但这里有个时间差,所以今年的情况仍无法估计。
影响最大的,其实是两头,也就是文化课分数在一本线以上的学生,这些学生以前就是准备拿着文化课的高分,去考那些综合类一本以上大学,现在,就是考不了了;另外一头,是文化课分数在二本线以下,甚至于大专线附近的学生,平心而论,这些学生原本确实是可以借助于编导,最起码能够去个本科,改完之后,确实是会变的更困难,因为,戏导的招生人数,肯定会比较编导少的多
因此,戏导确实不是编导的平替,并不是换了个名字那么简单,以往高三毕业班里,轻轻松松就能数出来四五个学编导的艺考生,改完之后,应该会少很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以前编导考试确实更看实力,趴着写就行了,往后更看各类关系,是各类关系,想要成绩考的好,对老师教学以外的能力要求更强了,甚至会成为关键
以往多年,叙事性写作环节,是我们巨大的优势,更是致胜的法宝,继续发挥长处,补足短处,才是硬道理,能够在万余名的考生中,前十占有其四,便仍足以有信心和能力,再接再厉,已经跑在了最前面,即便是掉头,也理应是第一个出弯
其五,面对改变,所有人都一样
任何改变之后,都会有时间的惯性,面对改革,所有人都一样,谁之前也没有把戏剧影视导演,作为过一个单独的学科去做,但改完之后考试方式没以前那么复杂了,以前文常、写作、影评、故事、即评、拍摄都要学,以后就三门,朗诵、叙事写作、小平,反而能更专注了
至于班里面现在的这些同学,确定了改革后,莫名其妙的高兴,但我仍有必要说几句,第一,虽然分数会降,虽然竞争压力会变小,虽然戏导的“趣味性”会更强,但是别把它想的过于简单;第二,文常还是要继续学,不要求背会所有,但要求有基本概念,当做通识去学,毕竟,这是砖头,想要盖房子,没有砖头肯定不行;第三,学好戏导,先从“好好说话”开始,打开嘴就是第一步
至于改革后的我自己
我特别的开心
以我的性格来说,我喜欢抓住一个细节深挖下去,我实在是不想当一个什么都能教的老师,安安静静的琢磨一块事情,不摊大饼,是我想了很久的愿望;其次,还是个人性格使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好的坏的,我都会往好的方向去想,我太想把戏导这扇门,一脚踹开,看看里面到底什么样
所以,祝我们都好运,尽兴而归
作者:雨来艺考,本文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雨来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