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 > 正文
当前正在看:一般来说, 高考状元的分是算了附加分吗?
关注公众号
2022
01 / 28
03 : 53
咨询

一般来说, 高考状元的分是算了附加分吗?

一般来说, 高考状元的分是算了附加分吗?

一般来说, 高考状元的分是算了附加分吗?

这是当然,如果是裸分状元会有说明。因为既然是高考分数理应包含所有分数(当然包含附加分),只不过有时有些省份加分状元如果不算加分就不是第一名,所以便出现了裸分状元(有说明)。在重庆也一样。

新高考状元怎么算

主要是各省的状元,在省内是最高分就可以了,不只一个
有的是原始分省状元
有的是加分以后的状元,如自主招生加分 、竞赛加分等
有理工科状元、文史类状元
主要是高中的学校自己为了往自己脸上贴金,
做宣传用的。目的是好招生。
这个事你不用操心,学校会搜集这方面情报的,
你只要有第一,他们是会沽名钓誉、牵强附会,为你找个华丽的借口
把你说成某某状元的。

高考状元有多少奖金

目前还没有政策规定高考状元应该获得奖励。全国各省份都没有出台奖励。
“高考状元”一般指中国大陆地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高考成绩第一名。
按照高考分数是否加分分为“裸分状元”与“加分状元”。按照高考分科分为“文科状元”与“理科状元”。另外还有“复读状元”。长期以来,高考状元作为中国各地区高考的第一名,因其特有的商业价值和教育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
按照高考分数是否加分分为“裸分状元”与“加分状元”。
在中国封建社会,“状元”就是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状元”就意味着可以做官,就意味着荣华富贵,就意味着可以光宗耀祖,其次,这是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长期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高考作为一场选拔“天之骄子”的考试,自然地让社会各界倍加关注。

高考状元的定义是什么意思

高考状元的定义

“高考状元” 一般指中国大陆地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高考成绩第一名。按照高考分数是否加分分为“裸分状元”与“加分状元”。按照高考分科分为“文科状元”与“理科状元”。另外还有“复读状元”。长期以来,高考状元作为中国各地区高考的第一名,因其特有的商业价值和教育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高考状元的光环映射着状元情结和状元文化,牵动着中国全体考生、高校、中学、老师、家长、商家、媒体乃至全社会的眼球,成为高考赛场上万人瞩目的焦点。

197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自此高考状元的称谓产生了。

热捧高考状元的缘由

作为一个曾长期实行科举取士制度的国家,羡慕和追捧考试优胜者,是集体意识中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而且,高考状元往往意味着刻苦的意志、远大的志向、科学的学习方法等,适当推崇或可对青少年形成一定的激励。如2009年浙江省文科状元沈凌波出身农家,靠“两免一补”的帮助读完高中。

在中国封建社会,“状元”就是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状元”就意味着可以做官,就意味着荣华富贵,就意味着可以光宗耀祖,其次,这是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长期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高考作为一场选拔“天之骄子”的考试,自然地让社会各界倍加关注,再者,这是受人们攀比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喜欢比,所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高考”已成为家长、老师、学校、地区之间相互攀比的'砝码,哪里出了个“状元”家长、老师、校长、当地教育部门行政官员少说也要风光两年,还有一点就是许多企业为了扩大影响,或给“高考状元”巨奖,或者赠送礼品,更有甚者请“高考状元”做广告。

受利益的驱使,对学校和部分商家而言,“高考状元”是摇钱树一般的存在,给学校、教师和相关商品贴金增值;同样在部分媒体人看来,参与“状元经济”能制造新闻看点、为景区景点作宣传、提升知名度、拉动媒体广告发行增收,宣传或炒作状元自然热火朝天。

高考状元的调查

学校

2014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共追踪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状元近3000人,对他们的性别构成、加分复读情况、就读高校、就读专业、毕业中学和职业成就等状况展开统计与分析。报告显示,恢复高考37年来,北京大学最受高考状元认可,清华大学屈居第二,两校共录取1300多名高考状元,占状元总数的79.38%。

自2005年以来,香港、澳门、台湾高校陆续进入中国大陆招生,发起猛烈攻势集体挑战北大、清华的“霸主地位”,以状元为代表的两岸四地高校优质生源争夺大战异常激烈。香港高校为吸引内地各省份高考状元,开出巨额奖学金。

统计显示,2005年-2014年,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在内的港校用于争夺状元等优质生源的奖学金总额达到5000万元,但2005-2014年来只录取了71名省级状元,不足一成。虽然台湾和澳门等地区高校也开出高额奖学金,但迄今为止,尚未赢得任何大陆高考状元的青睐,没有实现招收大陆高考状元的零突破。

专业

调查显示,1977—2015年中国大陆各地区高考状元中,选择就读经济学、工商管理学专业的人数位列前两位。其中,选择就读经济学专业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343人,占总数的20.40%,最受高考状元青睐;工商管理专业有324人,占总数的19.27%,居第2;合计就读经济管理专业状元667人,占总数的39.67%,遥遥领先于其它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13人,居第3;法律专业102人,居第4;北大元培班和生命科学专业各89人,并列第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8人,居第7;建筑学专业66人,居第8;物理学专业57人,列第9;自动化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各48人,并列第10。农学专业没有一位状元报考。

报告显示,1952—1999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物理、数学等理学专业出身的高考状元职业成就最高,有7名状元当选中国、国际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打破了“职场状元”无“高考状元”的“魔咒”。中文、新闻、法学和医学等专业状元职业发展与职业目标符合度最高,频现各行业领域“顶尖人才”。而人数最多的经管专业高考状元多属“高级打工仔”,收入较高但无人成为行业领袖,胡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高考状元长期“缺席”,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

性别

调查显示,1952-2015年中国大陆高考状元中,2000年以前,男性占据绝对优势,占比均超7成;大陆男性占71.05%,女性占28.95%。而2000年以后,女性在高考中优势地位突出,巾帼不让须眉所占比例超过男性;其中,女性占52.64%。北京市女性最强势,考场称雄所占比例达69.44%,蝉联全国第一;辽宁省列第2,为68.57%;福建省居第3,为66.67%。其中,全国共有19个省市自治区女性比例超过男性,黑龙江、天津、河北、江苏、福建、辽宁、北京等省市女状元比例均超过60%。

发展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摘自互联网,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阅读

最新热文

成绩查询

热点关注

猜你感兴趣